Search


我喜歡帶子,但曾幾何時,我從不在家烹調帶子:原因是試過很多方法總是弄至水汪汪,更休想有金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我喜歡帶子,但曾幾何時,我從不在家烹調帶子:原因是試過很多方法總是弄至水汪汪,更休想有金黃色香脆的外層,明明是煎帶子最後還是變成煮帶子(因實在太多水份滲出),味道和質感跟餐廳的相差甚遠。我一直懷疑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:是家中爐具不夠火力,是廚具不適當,還是油溫問題........?後來跟一位廚師談起,才知道鮮帶子原來分 wet 和 dry - 濕帶子是指帶子經過 trisodium phosphate (磷酸三鈉)水的浸泡,作用是防腐、漂白和令帶子脹大(即是更重、更賣錢)! 濕帶子不但在烹調時會大量滲出水份,味道有時甚至帶點梘水味;至於乾帶子是指沒有經過防腐處理、無添加的帶子。不用多說,一分錢一分貨,但乾帶子一般賣到高級食肆,市面上真正的乾帶子可能數量有限。如何分別?濕帶子較白和飽滿,亦即是說,外表越漂亮越有可能是濕貨。所以有廚師建議買連殼的帶子(因如要進行防腐的話總會先去殼)、或買一些標明是乾貨無添加的急凍帶子。
效果 ?果然有分別!終於有香煎帶子了 :P


Tags:

About author
假日家廚,正職為執業律師的中環人,不過在 “Foods Sensei 法外廚” 這個煮場,我不談法律,只想利用這個平台分享一下我的烹飪,健體,遊學等體驗以至精神食糧,從而宣揚工作生活平衡(work-life balance)的人生態度。應克制時克制,應放任時放任,凡事取得平衡,身心才會健康,生命才會精彩 ! 免責聲明 :除法律外,我沒有擁有其他專業顧問資格(工餘興趣證書我擁有不少,但證書不等同資格!),因此本煮場有關營養,食療,健體等內容,純屬個人體驗或道聽途說,如有疑問,請向合資格的專業人員查詢 :D
在這個煮場,我不談法律,只想藉工餘的廚房樂去體現工作生活平衡(work-life balance)。共勉 !
View all posts